申請日2020.06.23
公開(公告)日2021.02.26
IPC分類號C02F9/14
摘要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人工濕地污水毒性減排系統,屬于污水處理系統領域。通過多級濕地對河水進行異位處理,可保證項目區在水量較大時進行好氧反應,在水量較少時進行厭氧反應。同時通過不同級濕地間的不同類型人工濕地的組合,達到同步硝化反硝化的效果。最后通過硫鐵礦與火山巖相結合的濾料,進行生態修復與治理,去除河水中的重金屬,達到毒性減排的目的。本實用新型的人工濕地污水毒性減排系統對硝態氮去除率達到80‑90%,對其他污染物的去除率可達到:總磷40%,總氮50%,重金屬50%。
權利要求書
1.一種人工濕地污水毒性減排系統,其特征在于:該系統包括四個沉淀區,其高度為:第一沉淀區(1)>第二沉淀區(2)>第三沉淀區(3)>第四沉淀區(4),所述的第一沉淀區(1)中設有布水渠(12),且布水渠(12)的頂端設有入水口(13),所述第一沉淀區(1)的上方設有溢流堰(14),第四沉淀區(4)的頂部設有出水口(1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濕地污水毒性減排系統,其特征在于:第一沉淀區(1)中下部設有土壤層,上部為水層。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濕地污水毒性減排系統,其特征在于:第二沉淀區(2)中下部設有土壤層,上部為水層。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濕地污水毒性減排系統,其特征在于:第三沉淀區(3)中下部設有礫石土壤層(9),上部為水層。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濕地污水毒性減排系統,其特征在于:第四沉淀區(4)中下部設有硫鐵礦-火山巖填料。
說明書
一種人工濕地污水毒性減排系統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污水處理系統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多級人工濕地對河水進行毒性減排?蓱糜诤拥郎鷳B修復、化工園區污水處理廠尾水治理。
背景技術
重金屬污染是河水中最嚴重的污染物之一,其危害人體健康,對動植物的生長與發育有著極大影響,人工濕地污水毒性減排系統相較于傳統的重金屬廢水處理方法,綜合利用了濕地系統中的物理、化學和生物作用系統凈化污水,具有凈化效率高、操作簡單、能耗低和處理成本低等優點。
然而如果人工濕地系統工程設計不合理,特別是不合理的選用植物和配置基質,就會存在污染物去除率低,使用壽命短等問題。
因此,有必要對人工濕地的植物和基質進行研究,從植物與基質材料的選擇與配置出發,結合多級人工濕地模型,以期獲得一種人工濕地河水毒性減排系統和方法。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可毒性減排(降低河水中重金屬含量)的人工濕地凈化系統和方法。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人工濕地污水毒性減排系統,該系統包括四個沉淀區,其高度為:第一沉淀區>第二沉淀區>第三沉淀區>第四沉淀區,所述的第一沉淀區中設有布水渠,且布水渠的頂端設有入水口,所述第一沉淀區的上方設有溢流堰,第四沉淀區的頂部設有出水口。
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中:第一沉淀區中下部設有土壤層,上部為水層。
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中:第二沉淀區中下部設有土壤層,上部為水層。
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中:第三沉淀區中下部設有礫石土壤層,上部為水層。
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中:第四沉淀區中下部設有硫鐵礦-火山巖填料。
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中:第一沉淀的水層中種植蘆葦和浮萍,種植密度為5-10株/m2,第二沉淀區的水層種植苦草以及睡蓮,種植密度為10-20株/m2,第三沉淀區的礫石土壤層由礫石與土壤填充而成,上部的水層種植水草;第四沉淀區的硫鐵礦-火山巖填料由硫鐵礦,石灰石顆粒及火山巖按體積比1:1:1混合,改性硫鐵礦粒徑為2-5mm,石灰石粒徑為1-2mm,火山巖粒徑為3-5mm,床層空隙率為30%左右。
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中:通過多級濕地對河水進行處理,水體在跌落的過程中,會得到有效的跌落曝氧,濕地在設計中,包含不同的濕地類型,可以對不同類型的污染物進行降解。其中,浮葉植物區能有效的攔截懸浮物,同時,水體也處于兼氧狀態,可以進行氧化還原反應,植物體的殘體可為水體提供一定的碳源。沉水植物區可對水體進行光合富氧,將氨氮轉化為硝態氮,水平潛流濕地在水量較小的情況下,水體從濕地底部通過,可進行厭氧反應,水量較大時,水體大部分從礫石表面通過,可加大水體的氧含量,進行硝化反應。
人工濕地既有蓄水功能,又有凈水功能。當河水流經濕地設施時,即可通過物理沉淀作用去除顆粒物,并通過土壤和填料的滲透、過濾和吸附,以及植物的攔截吸收徑流中的溶解性污染物。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勢在于:
(1)系統不僅對常規指標硝態氮去除率達到80-90%,總磷去除率達到40%,總氮去除率達到50%,還對重金屬的去除率可達到50%。
(2)利用人工濕地異位處理河水,也可以緩解河水所承載的污染物負荷,提升河水自凈能力。
(3)該方法工程建設成本偏低,建設成本僅涉及土方開挖費用、混凝土抹平費用、填料費用、植物種植費用,所需建設成本可以預見。
(4)從長期看,河道異位生態凈化技術實施后,可以大幅度降低河水中污染物含量,提升河水水質,改善河道周邊生態環境,提升河道周邊居民生活質量,減少周邊居民發病率,具有極高的經濟效益。
(發明人:張清清;李保菊;陳肖;陳丹;鄭倩倩;梁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