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日2020.12.02
公開(公告)日2021.03.02
IPC分類號C02F9/14; C02F103/20; C02F101/30; C02F101/16
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MUASB厭氧反應器的污水處理方法。本發明中,該設備主體是A2/O‑MBBR‑N(厭氧區、缺氧區、好氧區和高效脫氮區)是對A2/O‑MBBR工藝的深入改進與優化。生活污水經收集管網收集排入至污水格柵渠,格柵渠內安裝粗﹑細格柵,除去大顆粒的雜物,污水自流進入調節池,污水在調節池內均質水質水量。污水在調節池內充分調節穩定水質后,通過提升泵提升至A2/O‑MBBR‑N工藝為主導的一體化污水凈化設備內,進行污水的分解處理;出水去除率高,通過對傳統UASB厭氧反應器進行改進,將內部在大處理規模的UASB厭氧反應器中有規律的將UASB厭氧反應器進行等體積、等底面積分區,布水采用頂部豎向垂直點對點利用布水錐進行消能擴散布水。出水去除率提高至80%以上。
權利要求書
1.一種基于MUASB厭氧反應器的污水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MUASB厭氧反應器的污水處理方法需要用到以下設備和元器件:污水進水管道、溫度傳感器、電磁流量計、氣提污泥回流管、硝化液回流管道、手動球閥、空氣管道電動閥戍、止回閥、排泥管道、電磁閥、清水排放管道。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MUASB厭氧反應器的污水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MUASB厭氧反應器的污水處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生活污水經收集管網收集排入至污水格柵渠,格柵渠內安裝粗﹑細格柵,除去大顆粒的雜物,污水自流進入調節池,污水在調節池內均質水質水量;
S2:生活污水泵入厭氧段后,通過厭氧段內的厭氧活性污泥將大分子的有機污染物分解為小分子有機物、甲烷、CO2等物質后,自流進入缺氧段;
S3:通過缺氧段的兼氧細菌分解部分有機物,隨后出水自流進入裝有懸浮填料的MBBR池;
S4:通過懸浮填料上的附著生長的好氧細菌將污水中的有機物進一步分解為CO2、水等;
S5:同時將污水中的含氮物質進行硝化,出水經高效脫氮池進行固液分離及反硝化作用;
S6:出水經斜管沉淀池進行游離懸浮物分離后,經紫外線消毒器消毒處理后,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一級A標準排放或資源化利用。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MUASB厭氧反應器的污水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1中,污水在調節池內充分調節穩定水質后,通過提升泵提升至A2/O-MBBR-N工藝為主導的一體化污水凈化設備內,進行污水的分解處理。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MUASB厭氧反應器的污水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5中,硝化液通過低氣耗汽提裝置回流至缺氧池進行部分反硝化脫氮,最終通過高效脫氮池的二次脫氮處理保證氮的去除。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MUASB厭氧反應器的污水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4中,于高效脫氮池中進行污泥回流至厭氧池,避免生活污水濃度過低活性污泥大量逃逸,保證了工藝系統中活性污泥的需求量。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MUASB厭氧反應器的污水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6中,上清液出水中游離的活性污泥于斜管沉淀池進行固液分離,保證了出水的懸浮物含量。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MUASB厭氧反應器的污水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6中,斜管沉淀池中的泥污定期外排至污泥池,污泥池中的污泥定期外運處理或干化處理,上清液溢流進入調節池重新處理,以確保污水達標排放。
說明書
一種基于MUASB厭氧反應器的污水處理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養殖污水、高濃度有機廢水處理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基于MUASB厭氧反應器的污水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通過大量的實際應用證明,大處理量UASB厭氧反應器在實際運行過程中存在布水困難,特別在集約化養殖污水的應用上尤為顯著,污水濃度較高,停留時間較長5d以上,單體容積較大。通常UASB厭氧反應器的有效深為8-9米,由于容積大,致使占地面積劇增,使高徑比(或高與底面積比值)縮小,布水點位大幅增加,分支較多,進水泵壓力不均衡,致使布水失衡,UASB內部出現局部短流,厭氧污泥沉淀堆積,容積負荷降低,局部布水堵塞等問題出現。需要定期對UASB厭氧反應器進行維護,高壓清堵破除淤泥堆積的問題,致使運行困難。②去除率降低:常規的UASB厭氧反應器通過厭氧顆粒污泥的懸浮(或絮狀污泥的懸浮)將污水中的有機物進行生物反應轉化為沼氣、二氧化碳、水等,由于大體積的厭氧反應器在實際運行過程中,布水失衡,局部短流污泥堆積沉淀,致使容積負荷降低,有效反應區體積變小,去除率很難達到70%以上。③建設困難:現有UASB厭氧反應器,在建設過程中主要采用方型或圓型,由于體積較大,在建設過程中容易出現地基不均勻沉降,或出現輕微不垂直,UASB罐體重心就會出現偏移,存在安全風險。
由于厭氧反應器重心偏移倒塌造成的安全事故案例較多,從結構本身來看,現有UASB厭氧反應器的建設困難較大。⑤能耗過高、運行費用較高:目前現有UASB厭氧反應器,大處理規模的高濃度有機廢水的處理過程中,由于占地面積較大,布水點位較多。為了讓布水點位保持均勻穩定的布水,通常采用較一般進水的3倍左右的高壓進水(或帶回流),防止短流保證上升流速,減少局部沉淀堆積的區域。如此一來,則運行過程中需要大量的能耗,運行費用大幅度提升,運維管理的要求較高,無形中增加運行成本。通過對UASB厭氧反應器的改進及實踐證明。在大處理規模的UASB厭氧反應器;中有規律的將UASB厭氧反應器進行等體積、等底面積分區,布水采用頂部豎向垂直點對點利用布水錐進行消能擴散布水?纱蠓鶞p少運行故障點,減少后期運維困難。采用改進后的工藝路線,去除效率提高10%-20%,達到80%以上。從結構的穩定性來看,將內部分區后罐體整體性增強,罐壁抗偏移剪力增強,結構更加穩定,安全性大幅提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為了解決上述提出的問題,提供一種基于MUASB厭氧反應器的污水處理方法。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基于MUASB厭氧反應器的污水處理方法,所述基于MUASB厭氧反應器的污水處理方法需要用到以下設備和元器件:污水進水管道、溫度傳感器、電磁流量計、氣提污泥回流管、硝化液回流管道、手動球閥、空氣管道電動閥戍、止回閥、排泥管道、電磁閥、清水排放管道。
在一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基于MUASB厭氧反應器的污水處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生活污水經收集管網收集排入至污水格柵渠,格柵渠內安裝粗﹑細格柵,除去大顆粒的雜物,污水自流進入調節池,污水在調節池內均質水質水量;
S2:生活污水泵入厭氧段后,通過厭氧段內的厭氧活性污泥將大分子的有機污染物分解為小分子有機物、甲烷、CO2等物質后,自流進入缺氧段;
S3:通過缺氧段的兼氧細菌分解部分有機物,隨后出水自流進入裝有懸浮填料的MBBR池;
S4:通過懸浮填料上的附著生長的好氧細菌將污水中的有機物進一步分解為CO2、水等;
S5:同時將污水中的含氮物質進行硝化,出水經高效脫氮池進行固液分離及反硝化作用;
S6:出水經斜管沉淀池進行游離懸浮物分離后,經紫外線消毒器消毒處理后,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一級A標準排放或資源化利用。
在一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步驟S1中,污水在調節池內充分調節穩定水質后,通過提升泵提升至A2/O-MBBR-N工藝為主導的一體化污水凈化設備內,進行污水的分解處理。
在一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步驟S5中,硝化液通過低氣耗汽提裝置回流至缺氧池進行部分反硝化脫氮,最終通過高效脫氮池的二次脫氮處理保證氮的去除。
在一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步驟S4中,于高效脫氮池中進行污泥回流至厭氧池,避免生活污水濃度過低活性污泥大量逃逸,保證了工藝系統中活性污泥的需求量。
在一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步驟S6中,上清液出水中游離的活性污泥于斜管沉淀池進行固液分離,保證了出水的懸浮物含量。
在一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步驟S6中,斜管沉淀池中的泥污定期外排至污泥池,污泥池中的污泥定期外運處理或干化處理,上清液溢流進入調節池重新處理,以確保污水達標排放。
綜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發明中,出水去除率高,通過對傳統UASB厭氧反應器進行改進,將內部在大處理規模的UASB厭氧反應器中有規律的將UASB厭氧反應器進行等體積、等底面積分區,布水采用頂部豎向垂直點對點利用布水錐進行消能擴散布水。出水去除率提高至80%以上。建設方式靈活:針對各種處理規模,通過將反應器中有規律的進行等體積、等底面積分區,保證了厭氧反應器的設計要求,解決常規UASB厭氧反應器的單體容積不宜大于2000m3的問題?刹捎枚鄠組裝或一體化建設。
2、本發明中,通過對傳統UASB厭氧反應器進行改進,通過將反應器中有規律的進行等體積、等底面積分區,減少布水點位,垂直豎向進水,采用布水錐消能均勻布水,降低進水壓力,減小進水能耗。對不同處理規模的厭氧反應器可以進行整體性建設,減少投資成本。實現節能降費。④模塊化:可根據項目所在地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模塊化拼接為整體,降低建設難度。⑤運維管理:本發明操作簡單,維護要求較低,對運行維護人員的專業素質要求較低,僅需定期巡檢,從而減輕了工作人員的勞動負擔。
(發明人:宋路波;張敏昆;劉俊;高加貴;陳茜)